麦冬,是百合科植物麦冬(沿阶草)的干燥块根,味甘、微苦、微寒。麦冬能够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,对于肺燥干咳,阴虚痨嗽,喉痹咽痛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心烦失眠,肠燥便秘等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,是一味非常好的养阴药。麦冬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上品。在东汉时期,麦冬已经是一味常用的中药,《名医别录》中描述“麦门冬,叶如韭,冬夏长生,生函谷、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,二月、三月、八月、十月采根阴干”。唐代《本草拾遗》云:“出江宁者小润,出新安者大白。”宋代《本草图经》云:“叶青似莎草,长及尺余,四季不凋,根黄白色有须,根如连珠形。”明代《本草纲目》曰:“麦须曰门,此草根似麦而有须,其叶如韭,凌冬不凋,故谓之麦门冬。”
相传在上古时期,圣人大禹废了很大的力气治理了洪灾的祸患,人们终于安居乐业,不再遭受洪水的侵扰。没有了洪水,田地里的庄稼植物都长得非常好,人们都获得了丰收,但是多余的粮食没有办法食用,只能腐烂掉,大禹于是命令大家将粮食倒入河水之中。一段时间后,河水中逐渐长出一种草,人们称之为“禹余粮”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麦冬草。到了后来,也因为这种植物生长在禹州,麦冬草的叶片又是十分长而窄的,外观上长得十分像韭菜,所以人们又将这种植物称为“禹韭”。
麦冬归肺、胃、心三经,对于润肺止咳、养胃生津、清除心烦都有较好的调养作用。润肺止咳:针对肺阴不足而导致的干咳、咳血、口干舌燥等症状,麦冬可以养肺阴、清肺热。养胃生津:对于口干、食欲不振、干呕、大便干结等胃阴虚的症状,麦冬有滋养胃阴、生津止渴的作用。消除心烦:由于心阴虚而导致的失眠、多梦、心烦等症状,麦冬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现代研究表明,麦冬中含有皂苷、 高异黄酮、多糖等活性成分,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,同时具有性如抗心肌缺血、抗炎、免疫调节、降血糖等作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若有风寒咳嗽,脾胃虚寒泄泻,胃有痰湿的情况,用麦冬反而会加重体内的寒气,甚至使病情加重,都是不适合使用的情况。 |